“留下来吧,我给你5亩地,一栋房子,然后帮你选一个全村最漂亮的女孩做老婆,你就天天陪我喝酒……”听到这句话时我口里的“芒琼(一种用鸡爪谷酿造的,味道很像甜酒的米酒)”差点全喷出来。说这句话的人并非是在和我开玩笑,当然,我也不会和任何人开玩笑——说此话的人是该部落的族长,他有5个妻子及9个孩子,他的长子几乎和他最年轻的一个妻子同龄……必须声明,这里并非是印度某个允许一妻多夫制存在的部落,这里是中国最后一个被遗忘的角落,最后的世外桃源……
下察隅的“僜人村”,其蓝色屋顶的板房由政府援建。翻过远处的山脉就是印度。
中国56个民族中并没有“僜”这个民族。因为按照我国的民族申报规定来看,一个民族必须要有5000人以上才能具备申报资格。他们自称“僜族人”,但他们的总人口人只有1300余人,所以,外界将他们称为“僜人”。
驱车从上海到藏东南探访神秘的“僜人村”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们沿着滇藏线以及壮美的金沙江峡谷北上进入西藏,然后沿着川藏线(318国道)穿越了海拔5000米的高原进入亚热带的藏东南地区,进入西藏自治区察隅县这个中国交通地图上的“死角”。“僜人”部落仅分布于察隅县的“上察隅”和“下察隅”地区。而我们试图探访的“下察隅僜人村”正是中国、缅甸、印度三国交界的“金三角”,离县城两小时车程。
从察隅县出来不久我就遭遇了麻烦,两根硕大的断木从山崖上掉下来,将道路完全挡住。在我们到达阻塞处之时,已经有一辆吉普车上的全体乘员在试图移开“滚木”,但无奈力气不够,我们加入清障行动,道路总算通畅了。“僜人村”所处的山区遍布针叶林,这些树木有可能因为泥石流等原因断裂倒下,一路上在茂盛的森林中我们就看到不少倒毙的树木。造访“僜人村”的路途之险阻由此可见一斑。
在清除路障的同时,还需要提防山上其余的“滚木”可能掉下来。
沿着美丽且波涛汹涌的“贡日嘎布曲”,我们来到“僜人”所在的中、缅、印三国交界的这片世外桃源。接待我们的是部落的族长阿隆松。在宽敞漂亮且富有民族特色的木楼中,阿隆松的家人用“僜人”特有的手抓饭、鸡肉以及鸡爪谷酒热情招待我们。阿隆松今年53岁,有5个妻子以及9个孩子,其长子的女儿如今也已经亭亭玉立,她喜欢KAPPA和耐克的运动服,喜欢索尼的随身听,而且汉语讲得相当不错。在她身上,我们已经看不到“僜人”的民族特色。
“贡日嘎布曲”是一条颇为奇特的河流,在某些河段,该河流呈现出漂亮的双色效果,两种颜色的河水泾渭分明。
大部分“僜人”位于印度一侧——“他们说着和我们一样的语言,但是,因为边界的原因,我们没有来往,我们从来没有翻过那座山,我们也不知道他们是否有所改变。”
“僜人”只有语言没有文字,没有任何传统礼仪和节日,几乎不养羊和马,只饲养鸡和一种叫“巴麦”的牛,种植玉米、荞麦和鸡爪谷——“僜人”自家的院子几乎就是一个小型的玉米种植园——“玉米很方便,想什么时候吃,想怎么吃都可以。”剁碎的鸡内脏是“僜人”传统手抓饭的主要配料。对于来自内地的客人而言,“僜人”手抓饭最初的味道不甚可口,但是一旦有所感悟,就会发现“僜人”手抓饭有那么一股子原始的可口野味。至于“僜人”熬制的鸡汤,绝对是天下少有的美味。
阿隆松家的客厅布置得富丽堂皇且富有民族特色。在当地,所有的“僜人”都把毛主席奉若神明。
我们冒昧地闯入了一户“僜人”家。见有客人来到,不会说汉语的老阿妈急忙回屋换了一块漂亮的头巾以示对客人的尊重。
听说我来自于上海,阿隆松的第5个妻子兴奋地告诉我:“我知道有6个僜族人在上海。”我对如此“精确”的陈述相当惊异,她笑了笑:“在国内僜族人太少了,所以谁去了哪里我们都知道。”
自古以来妻妾不和的故事举不胜举,于是,在确信不犯禁忌的前题下,我小心翼翼地询问她如何处理和其他“姐妹”的关系,没想到她却很大方。她告诉我,阿隆松有很多房子,5个妻子都不住在一起,只是逢年过节的时侯聚一聚——“我们之间就象亲姐妹一样”。
我对“僜人”如此特殊的婚姻制度存在不少疑问——或许买卖制的“一夫多妻制”是“僜人”早期的习俗,在文化和教育普及之后,阿隆松或许是“僜人”中的最后一个“韦小宝”。不过我的疑问瞬间被对方否定掉——“这是我们的习俗。只要你的家底够大,‘巴麦’的数量够多,只要你也是僜族人,只要你生活在这里,只要有女孩子愿意嫁给你,你同样也可以娶上几个老婆。政府尊重我们僜族人的习俗。”然后她话锋一转,“不过现在年轻的僜族人都有文化了,虽然政府允许你娶上几个老婆,但是人家女孩子未必愿意嫁。原来僜族女孩是不许配外族人的,现在已经不一样了。”说完她笑了笑。
“再过20年,在国内,僜族人就没有了……”她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只是若无其事地点燃了一支香烟。
或许,这是我第一次,或许也是最后一次造访“僜人村”。
为了更好地为“僜人”服务,国家于几年前在村里设立了一家农行信用社,然而“僜人”没有储蓄的概念,信用社也因此不得不倒闭。
她们告诉我,她们是“僜族”,但是在户口本上,她们只能填写“藏族”。
我要评论猫友评论